涡阳:产业活水进村来,浇开脱贫“迎春花”
更新时间:2019-03-21 12:20:39  来源:涡阳县人民政府

贫困户实现家门口“拿工资”

3月1日上午,涡阳县新兴镇东华村楠睿种植合作社。

初春时节,乍暖还寒。楠睿种植合作社的大棚里暖意融融,眼下正是大棚西红柿上市的季节。在翠绿的叶子下面,一个个鲜红的西红柿像小灯笼一样垂下来,很是喜人。“你看这番茄长得多好,一棵上面得结十几斤!”说着,侯宋氏一剪子将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齐蒂剪 了下来。

55岁的侯宋氏是东华村村民,2018年刚刚脱贫。丈夫患病、去世,把原本幸福的一家人拖入了困顿,侯宋氏一家也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曾经,为了供儿子上大学,侯宋氏四处打零工。

去年夏天,村里招来了楠睿种植合作社,侯宋氏被优先安排进去务工。

“主要就是种番茄、收番茄,活不重。离家也近,骑电瓶车五分钟就到了。”侯宋氏笑着说,她的工资,已经从刚来时的1800元涨到2600元,还有奖金。“今年过春节的时候,合作社还发了米面油”。

据了解,楠睿种植合作社占地220亩,共有28个温室大棚,全部种植西红柿,现在每天可采摘4万多斤。“我们现在每天用工50多人,有十余个是建档立卡贫困户。对贫困户,同等条件下,我们优先使用。”合作社负责人韩秀平说。

虽然年过七旬,7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侯芳德身板依然硬朗。“自己现在还能劳动,就不能坐等着吃救济,稍微动一动,就能增加一份收入。”他在东华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找到一份工作。“清理羊粪,每天能挣五六十块钱”。

“去年光打零工,我就挣了一万多块钱。”侯芳德“悄悄”对记者说。

“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,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。”东华村第一书记、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学杰说。

18个特色产业落户贫困村

东华村辖7个自然村,2018年度,该村16户46人脱贫,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.3%降至0.69%。而2014年,该村贫困发生率为4.3%,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233人,脱贫任务并不轻松。

变化由何而来?答案是产业。

产业发展了,才能实现真脱贫。

近年来,东华村积极引进产业,以产业为支撑,为脱贫增收带来源头活水。去年,该村共实施到村项目18个。仅仅工作岗位一项,就提供了近百个。

而在2014年以前,该村产业发展几乎是一张白纸,村集体收入也近乎零。

2017年5月1日,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的先遣人员, 现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的张学杰到东华村任第一书记、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。初来乍到,张学杰在充分调查走访的基础上,制定了《东华村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》和《涡阳县新兴镇东华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(2017- 2020)》。

“东华村要想脱贫,必须有产业来支撑。”张学杰说,根据东华村的实际情况,驻村工作队给村里争取和引进了多个种植、养殖和生态旅游项目。

这其中,就包括楠睿种植合作社和东华村生态养殖合作社。目前,东华村拥有3个县级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基地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

“2018年度,我们共实施到村项目18个,落实项目资金907.52万元。”张学杰说,这18个项目能为村集体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。

河沟清淤,建设桥梁,修整道路……村集体有了收入,东华村的基础设施在逐步“旧貌变新颜”。

东华村里有一座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生产桥,由于年久失修,桥体损毁,村民下地、孩子上学都要绕一公里远的路。“去年我们争取了一部分资金,一事一议筹了一部分资金,村集体拿了一部分资金,把桥修好了。”张学杰说。

东华村群众将这座桥叫作扶贫桥。

打造产业扶贫“升级版”

在楠睿种植合作社,虽然每天西红柿产量达到4万多斤,但依然供不应求。韩秀平正在启动二期项目。“我们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,依然种植西红柿,预计可以提供30个岗位。”韩秀平说,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带动周边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增收。

“我们就是看到扶贫工作队是真心实意给老百姓办实事的,才放心把我们的种植基地放到东华村来。”韩秀平说。

韩秀平还透露,他们计划把工人的工资,从2600元提高到3000元。

不仅是楠睿种植合作社,18个到村项目中,涡阳县菩提园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正加快建设,预计年内见成效;210亩果桑种植基地也将初见成效,涡阳县泓森槐家庭农场1500亩中药材种植项目将开工建设。

今年,东华村将加快推进村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,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。深入推进“四带一自”产业扶贫、“三有一网”点位扶贫,着力打造该村产业扶贫“升级版”。

“我们今年将提升巩固77户已脱贫户的脱贫成效,确保不出现返贫户。同时,加大扶贫力度,应退尽退,2019年度实现9户脱贫。”张学杰说。 (记者 蒋加磊)

■展望全年

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

《市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今年我市要实现3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、涡阳县和利辛县脱贫摘帽的目标。我市继续强力推进精准脱贫。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,扎实推进脱贫攻坚“十大工程”,重点解决好“两不愁三保障”面临的突出问题。

我市将强化脱贫资金保障,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%以上、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可统筹使用部分的50%以上用于脱贫攻坚。大力实施“四带一自”产业扶贫、“三有一网”点位扶贫、“三业一岗”就业扶贫,强化扶贫“金银林”管护,实现有条件、有需求的贫困村 就业扶贫驿站全覆盖。完善防范返贫、稳定脱贫长效机制,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脱贫攻坚,抓好脱贫后续帮扶及巩固提升工作,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,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、不返贫。

免责声明:涡阳生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与本站联系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> 相关报道:
  百度推广
本网内容均系转告和网民撰写,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有信息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2010-2015 涡阳生活网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